OMNISCAN MX PA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
        添加时间:2010-10-22  编辑:810/811  阅读:次
	
	
        
        
        
        
          
            - 产品名称:OMNISCAN MX PA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
- 产品定货号:MC-09122-00
 
        
       
      
        
| 相控阵技术生成超声波束,这些超声波束的参数,如:角度、聚焦范围和焦点尺寸等,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控制。而且,声束可在一个很长的阵列上被多路切换。这些特点为相控阵技术增加了一系列新的应用功能。例如,在扫查工件时,可以不移动探头本身而快速改变声束角度。相控阵还可以代替多个探头以及机械部分。以可以变换角度的声束检测部件,可以充分发挥检测性能、优化信噪比,而不用考虑缺陷方向。 相控阵的优势
 相控阵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声束角度、聚焦范围和焦点尺寸的软件控制。  仅用一个小型电子控制的多晶片探头即可实现多角度扫查。  对复杂几何形状材料的检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无活动部件的高速扫查。  | 
| 相控阵软件 | 
| 全功能A扫描、B扫描和C扫描以OmniScan UT的功能为基础建立的OmniScan® PA可提供全功能A扫描、B扫描和C扫描显示。
 全功能扇形扫查
 实时体积校正显示  高于20 Hz的刷新率(可高达40 Hz)  高级实时数据处理 采集数据时,实时数据插值改进了缺陷的空间显示。  用户可选的高、低通滤波器提高了A扫描和成像的质量。  操作者使用投影功能,可以同时看到垂直显示的A扫描和扇形扫描图像。  校准过程和参数使用"下一步"和"返回"按钮,可以根据向导菜单的指导逐步进行操作。
 组向导和聚焦法则向导
 使用组向导,用户可输入所有探头、零件和声束的参数,并一步生成所有聚焦法则,而非每改变一个参数便计算一次聚焦法则。  逐步向导可防止用户遗漏对某一参数的修改。  在线帮助提供参数设置的一般信息。  多组选项现在可以用两种配置管理一个以上的探头:不同的夹角、不同的扫查方式、不同的检测区域以及其它一些参数。
 多组检测可采用的配置
 A 使用一个单独的64个或更多晶片的相控阵探头,创建2个不同的组:
 45º线性扫查,通过底面反射来覆盖零件的上部  60º线性扫查,覆盖零件的下部  B 使用一个单独的64晶片或128晶片的相控阵探头,创建2个不同的组:  低增益下的0º线性扫查  高增益下的0º线性扫查  C 使用一个单独的64晶片或128晶片的相控阵探头,创建3个不同的组:  45º线性扫查,通过底面反射来覆盖零件的上部  60º线性扫查,覆盖零件的下部  从35º到70º的扇形扫查,可增加检出率  D 使用两个16晶片或64晶片的相控阵探头,创建2个不同的组:  从35º到70º的扇形扫查,以通过底面反射从工件的左侧进行检测  从35º到70º的扇形扫查,以通过底面反射从工件的右侧进行检测  | 
| 相控阵模块技术规格 (适用于OMNI-M-PA16128)
 | 
| 
| 外型尺寸 (宽 x 高 x 厚)
 | 244毫米 x 182毫米 x 57毫米 (9.6英寸 x 7.1英寸 x 2.1英寸)
 |  
| 重量 | 1.2公斤(2.6磅) |  
| 接口 | 1个OmniScan相控阵探头接口; 2个BNC接口(1个用于脉冲发生器/接收器,
 1个用于常规超声接收器)(32:32和32:128型,无BNC接口)
 |  
| 聚焦法则数量 | 256个 |  
| 探头识别 | 自动探头识别和设置 |  
| 脉冲发生器/接收器 |   |  
| 孔径 | 16个晶片*  |  
| 晶片数量 | 128个晶片 |  
| 脉冲发生器 |   |  
| 电压 | 每个晶片80 V  |  
| 脉冲宽度 | 从30 ns~500 ns可调,分辨率为2.5 ns  |  
| 下降时间 | 小于10 ns  |  
| 脉冲形状 | 负方波 |  
| 输出阻抗 | 小于25 Ω  |  
| 接收器 |   |  
| 增益 | 0 dB~74 dB,最大输入信号1.32Vp-p  |  
| 输入阻抗 | 75 Ω  |  
| 系统带宽 | 0.75 MHz~18 MHz(-3 dB) |  
| 声束形成 |   |  
| 扫查类型 | 扇形和线性 |  
| 扫查数量 | 高达8次 |  
| 激活晶片数 | 16个*  |  
| 晶片数 | 128个 |  
| 发射延迟范围 | 0 µs~10 µs,2.5 ns增量 |  
| 接收延迟范围 | 0 µs~10 µs,2.5 ns增量 |  
| 数据采集 |  
| 数字化频率 | 100 MHz(10 bits) |  
| 最大脉冲速率 | 高达10 kHz(C扫描) |  
| 采集深度 | 钢中纵波29米,10 ms带压缩。钢中纵波0.24米,81.9 µs不带压缩 |  
| 数据处理 |  
| 数据点数 | 高达8000  |  
| 实时平均次数 | 2, 4, 8, 16  |  
| 检波 | 射频、全波、正半波、负半波 |  
| 滤波 | 低通(根据探头频率调节),数字滤波(带宽、频率范围) |  
| 视频滤波 | 平滑处理(根据探头频率范围调节) |  
| 数据存储 |  
| A扫描记录(TOFD) | 每秒6000个A扫描(512点,8比特A扫描) |  
| C扫描类型数据记录 | I、A、B,最高10 kHz(波幅或TOF) |  
| 最大文件容量 | 取决于内存:180 MB(或者300 MB可选) |  
| 数据显示 |  
| A扫描刷新频率 | 实时:60 Hz  |  
| 体积校正的S扫描 | 高达40 Hz  |  
| 数据同步 |  
| 按内部时钟 | 1 Hz~10 kHz  |  
| 按编码器 | 单轴或双轴 |  
| 可编程时间校正增益(TCG) |  
| 点数 | 16个(每个通道的聚焦法则有1个TCG曲线) |  
| 报警器 |  
| 报警器数量 | 3个 |  
| 条件 | 闸门的任意逻辑组合 |  
| 模拟输出 | 2个 |  | 
 *还可提供16:16、16:16M、16:64M、32:32、32:128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