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 >  水质分析仪 >  酸度计 >  水产养殖中PH值的重要性及检测方案
水产养殖中PH值的重要性及检测方案
解答时间:2011/6/24 浏览次数:803 专家:

最佳答案

  PH值(酸碱度)是渔塘水质的重要指标,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而且还通过改变水体环境中其他理化及生物因子间接作用于鱼类。鱼类适宜在pH值为 7.8~8.5的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生长,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10,就会对鱼类生长造成危害。
      养殖水体中pH值的高低,直接关系养殖的成败。池水pH值过高,直接影响到鱼类血液的pH值,使其发生碱中毒,并会腐蚀鳃组织及皮肤,引起鱼虾大批死亡;在碱性水体中,大量的NH4+会转化成有毒的NH3。反之,池水pH值过低(<6.5),会导致鱼虾血液pH值的下降,削弱其血液的载氧能力,形成生理缺氧,经常浮头,生长受阻,容易患病;若池水再呈酸性,则池中硫化物主要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从而增大硫化物的毒性。
       决定pH值的因素很多,在没有外来水污染的情况下,主要的是由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所决定的。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减是池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
       pH值的变化规律是在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4:30-5:30左右达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此水体有异常情况。pH值的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影响到pH值的日变化。
       pH值过高,可能是水的硬度不够,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池中腐殖质不足。
       pH值过低,在没有外来污染的情况下,就可以判断水体可能硬度偏低, 腐殖质过多,溶解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不足,同时也可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池鱼密度过大以及微生物活动受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
       那么能详细了解到影响水质PH的因素和解决方法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此技术人员通过大量的调查资料和实地测量试验,现将PH值过高或者是过低所引起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法总结如下,希望对广大的水产养殖户t提供帮助。
       PH值过高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PH值过高会增大氨的毒性,同时给蓝绿藻水华产生提供了条件,PH值过高也可能腐蚀鱼类鳃部组织,引起大批死亡。对于防止水体PH值过高,有四个可行方法:每亩水体用0.5公斤左右的明矾调节;或用稀盐酸或醋酸泼洒;或多施有机肥,以肥调碱;防治鱼病时,不能用生石灰,宜用漂白粉和中草药.
       PH值过低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pH值过低,酸性水体容易致使鱼类感染寄生虫病,如纤毛虫病、鞭毛虫病;其次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天然饵料的繁殖减慢;再者,鱼鳃会受到腐蚀,鱼血液酸性增强,利用氧的能力降低,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较高,还是会导致鱼体缺氧浮头,鱼的活动力减弱,对饵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影响鱼类正常生长。防止方法有:一是可以将池中老水排掉,注入新水,反复2次~3次,以调节水体中的PH值。二是每半个月泼洒生石灰水,既可以调节水体酸碱度,又可以防治鱼病。
       以上的情况后总结为一句话:
       生产实践中遇到池水pH值过低时,可以用生石灰或氢氧化钠等碱性硬质物质调高, 当pH值过高时,可以用酸性物质予以降低,必要时,可以用微生物制剂稳定pH值。了解到这些再加上专业研发生产的PH计,做到时时检测,定期清理,科学改善,相信定能使水产养殖更上一层楼。

其它备选产品